昨日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优化功能布局调整的第一天,载量达6500标箱的“达飞莫里哀”号集装箱班轮于昨日凌晨到港,靠泊大窑湾集装箱三期码头,进行装卸作业,成为此次调整后第一艘受益的集装箱班轮。
据介绍,此次调整,统一了大窑湾集装箱一、二、三期码头的关区代码,不需退关转泊,集装箱船舶在3个码头靠泊更方便了。以往,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二期保税码头船舶压港,现在可到一期或三期靠泊作业,码头资源的均衡使用效率提高了。
记者了解到,本周六,中海集装箱运输大连有限公司将有一艘中东航线的集装箱班轮从大窑湾起航,按照“出口集装箱货物集港时间由原来的船舶到港前24小时延长到96小时”的调整意见,昨晚箱子就可以集港了。出口业务流程改为入港后报关,货主在集装箱入港后,有更充分的时间报关查验,避免了因通关问题导致临时撤载,船公司也降低了仓位损失的风险。同时,船舶靠港前,码头有更充足的时间安排船舶配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船舶作业效率,缩短船舶在港时间,使得船公司降低的综合成本非常可观。
此次政策调整打通了一、二、三期码头之间的“互联互通”通道,为跨码头间中转业务操作带来极大便利,大幅缩短运输距离。调整后出口重箱的窗口期延长到96个小时,货主的生产、物流安排更加从容了。以前重箱回大窑湾,落箱等待报关,每个箱子需支付约200元成本,现在,只要在入港窗口期内,重箱回到大窑湾集装箱海关场站,只要60元成本,一个箱子就节省140元。
此外,码头进口集装箱可以24小时提箱,进口客户就能避免因提货时间导致停产、停线、车辆待时,或箱子在港里堆存等可能产生的滞箱费等意外损失,场站也提高了利用效率。据悉,下一步,我市还将推出“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便利化举措,以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大连口岸的核心竞争力。
|